EN
時空倒轉回到六年前夜晚的羅浮宮
  • 分享至:


畫作的戲劇,總比事實來得要精彩。

夜遊博物館,總能讓我們在寧靜的夜晚與空間漫步於畫前,靜靜地沉思。

時空倒轉回到六年前夜晚的羅浮宮。

這次我們要聊的是這幅巨作———《拿破崙加冕》Le Sacre de Napoléon

畫作的尺寸大得驚人,作品裡大概有一百多個人物且他們都是真人大小的比例。

親臨現場,感覺到畫作的宏觀與莊嚴,栩栩如生。 好像瞬間你也成為了在當時的巴黎聖母院裡參加這場世紀典禮的一份子了。

作者正是Jacques-Louis David大衛,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一位熱衷革命的大畫家。在法國大革命前他的畫作是真實的,”寫實”的。

然而在這之後他遇見了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這位野心勃勃的政治家,畫作的真實性也漸變了。

法國大革命間不健全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政府制度,使拿破崙得以結束共和國奪權並且稱帝。

大衛如此的愛戴他,並也成為了當時的宮廷御用畫家。

他也開始了用畫筆,隱藏這個階段歷史上的許多真相。

處於畫作構圖中心的正是拿破崙,他雙手舉起王冠,在場所有的人都聚焦在他身上,那頂花冠是他正準備為妻子約瑟芬而加冕的。

然而歷史的事實卻是,拿破崙從教皇手上拿起皇冠就直接為自己加冕⋯⋯

坐在拿破崙身後的正是當時的梵蒂岡教皇“庇護七世”。按理來說拿破崙理應親自到梵蒂岡接受教皇的加冕。傲慢不已的他在中間使出了許多手段,直至教皇答應過來法國參禮。(即使後來還有更誇張的是拿破崙拘捕了“庇護七世”的故事⋯⋯)

原本也是教皇應該是要為他加冕的,但是拿破崙拒絕了。畫面看到教皇的神情是無奈的。拿破崙邀請教皇過來,也不過是在借助他的號召力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與稱帝的合法權。

畫作中央坐著的正是拿破崙的母親。然而事實又是她根本沒有出席這場典禮,因為不願意拿破崙娶約瑟芬為妻子。

拿破崙為了這場盛事典禮也排演了很多次,部分細節也被畫家大衛一一的用素描畫了下來,包括他拿起皇冠為自己加冕的那個瞬間⋯⋯就在這幅巨作的旁邊,今時今日那些素描都為我們所展示著。

不得不讚賞大衛的精湛畫工,把整場典禮完美的展現出來了。富麗堂皇,光線的明暗對比,人物的精準描繪,自然和諧。

但值得讓我們沉思的是,大衛後來畫作的戲劇性,為什麼會比那事實來得精彩?

他就像是拿破崙的完美形象顧問,不好的地方總有辦法photoshop除祛,這與他早年的畫風是截然不同的。

就像我們在Goya畫作所瞭解到的事實,拿破崙當年率軍攻打西班牙,士兵們舉槍瞄準的是手無寸鐵的民眾,然而大衛卻將畫面變成拿破崙率軍來到西班牙受到民眾的愛戴的虛假⋯⋯

所以固然大衛的畫工了得,畫作的細節無比精彩,但這大概也不是我們想要的假象。

結局到了1816年,拿破崙政權被推翻,波旁王朝復辟,

大衛也被迫遷居比利時,此後的他,再也沒有回到故鄉法國。


Preti原創文章

圖一為Preti於2015年拍攝於羅浮宮

圖二至四為羅浮宮官網圖片




瀏覽次數:591